“是要人常常祷告、不可灰心.” (路加 18:1)
在路加 18 我们读到:
路加18:1-8
".耶稣设一个比喻、是要人常常祷告、不可灰心.说、某城里有一个官、不惧怕神、也不尊重世人。那城里有个寡妇、常到他那里、说、我有一个对头、求你给我伸冤。他多日不准.后来心里说、我虽不惧怕 神、也不尊重世人.只因这寡妇烦扰我、我就给他伸冤吧.免得他常来缠磨我。主说、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。神的选民、昼夜呼吁他、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、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么。我告诉你们、要快快的给他们伸冤了。"
主讲这个比喻的原因是“要人常常祷告、不可灰心”。我们一些人可能有一个目前尚未得到应允的请求,因为这一点,我们可能会感到疲倦和沮丧- 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信心。寡妇的请求并不是邪恶的。相反,它是善良和公正的。像她一样,我们有些人可能有善良和公正的请求,但还没有得到答复。神的道告诉我们该怎么办?要继续把些请求带到神那里。不灰心,不气馁,而是继续向他祷告。我不是说,我们所有的祷告请求都将得应允 - 它们必须与他的旨意一致- 我也不是说,有人应该把神已经赐下负面答复的请求再带到神那里。然而,对于那些你知道依据神的道是与他的旨意合一的祷告请求,你不可灰心,而是要继续为它们祷告。主在马太7:7-11说:
马太 7:7-11
"你们祈求、就给你们.寻找、就寻见.叩门、就给你们开门。因为凡祈求的、就得着.寻找的、就寻见.叩门的、就给他开门。 你们中间、谁有儿子求饼、反给他石头呢.求鱼、反给他蛇呢。你们虽然不好、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、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、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么。"
主要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。叩门的、就给他开门。 寻找的、就寻见。凡祈求的、就得着。
上述展示了一个开放的大门,让我们能带着勇气和信心去到神那里,而向他提出我们的请求。我们有些人可能已经叩门两三次或更多次,但是这门仍然是封闭的。因此,我们可能会感到挫折。 “如果上帝真的爱我,那么为什么......?”如果我们向神隐藏一些东西 - 例如痛苦,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完全的爱神。当约伯受试练,他不是开心而是悲哀的。而他不是隐瞒自己的悲伤和问题,而是坦率的表达出来。下面是他自己说的:
约伯 23:3-5
"惟愿我能知道在那里可以寻见神、能到他的台前.我就在他面前将我的案件陈明、满口辩白。 我必知道他回答我的言语、明白他向我所说的话。"
约伯对神是非常坦率的,虽然他的三个朋友试图说服他说,也许是他犯了一些错误,而造成这一切麻烦,但最终主说:“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”(约伯42:7)。在哥林多后5:18,神告诉我们,他已经与我们和好。如果我们已与神和好,如果神是我们的朋友,我们真的能在我们的心里隐藏一些东西而不向他完全坦率吗? “爱里没有惧怕.爱既完全、就把惧怕除去.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.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。”(约翰一4:18)神的道说。如果我们仍然惧怕向他坦然说话 我们并不完全爱神。是的,他是神创造者。是的,他是全能的神。但他也是你的父亲。他是这么爱你的神,他爱你不是当你表现非常好,行了许多善工时,而是当你死在过犯罪恶中时(弗2:1-10)。神爱你,我的朋友。 你应该站起来,再次坦然无惧的敲那你已停止敲的门。我要给你一个应该带着勇气叩门的例子,让我们看路加11章,主在“你们祈求、就给你们”之前说的话:
路加福音 11:5-10
"耶稣又说、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、半夜到他那里去说、朋友、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、来到我这里、我没有甚么给他摆上。那人在里面回答说、不要搅扰我.门已经关闭、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.我不能起来给你。我告诉你们、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、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、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。我又告诉你们、你们祈求就给你们.寻找就寻见.叩门就给你们开门。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、寻找的就寻见.叩门的就给他开门。"
主采用两个极端的例子 - 寡妇和朋友 – 为了告诉我们,不应该灰心而要坚持叩门。寡妇知道法官“不惧怕神,也不惧怕人”。然而,她没有灰心。每天早上,她起床,带着她的祈求去那里。对她来说,唯有这个法官可以提供解决办法。主给我们这个比喻,作为一个我们应该效法的例子:不要灰心,要去到正义的法官那里,他肯定将判断我们的请求。
在路加11:5-9 的经文里,我们看到有人敲他朋友的门,不是在下午,而是在午夜。他没有太多的选项。他要不就敲他朋友的门,要不就说:“不能做到”。而他敲了。他没有说:“我不可敲,因为已是午夜了”。相反的,他去尝试。随后就是主的乎召:“你们祈求就给你们.寻找就寻见.叩门就给你们开门。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、寻找的就寻见.叩门的就给他开门。"
向主完全敞开你的心,对他毫无隐藏。他爱你,他非常渴望与你有一个坦率的关系 – 像你和你最好的朋友的关系一样,因此,不要站在那里犹豫,而要敲他的门,并放胆地去做。